●會陰側切可造成永久性損傷並影響產後性生活

  ●胎兒過重、醫患緊張等使國內側切率居高不下

  醫學指導/武警廣東總隊醫院婦產科主任孔欣

  文/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肖金、漆望

  今年以來,揭露醫院為追求利潤、減少工作量,而普遍濫用會陰側切術的帖子在網上流傳:“孕婦順產側切率達到98%!”這引起了廣大待產婦女的不安,而在生育過程中經歷了會陰側切的女性也擔心自己的性生活品質受影響,有人甚至出現了心理障礙。今年以來,武警廣東總隊醫院經過努力,較大幅度地降低了會陰側切率。該院婦產科主任孔欣認為,要想會陰不挨刀,除了醫生有保護意識和採取必要的技術以外,更重要的是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對孕婦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懷孕開始就得注意控制體重,以免生產過大的胎兒。

  案例:胎兒7斤多也不用側切

  產婦是女軍人,平時嚴格的軍事訓練使得她的耐力和心理素質都比較好,體重適中。懷孕早期,她仍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訓練和活動,使得整個孕期體重僅僅增加了11.5公斤。臨產後,醫生發現胎頭位置可能引起難產,一度考慮改成剖宮產,但醫生讓她改變體位,或蹲或站,促使胎頭下降及轉變方向。在長達數 10小時的產程中,她體力消耗很大,但在醫師的鼓勵下堅持下來。分娩時,她會陰條件很好,沒有側切就順利娩出了7斤3兩的孩子,會陰保持完整。因為順產而且沒有會陰側切,產後恢復特別快。

  產婦是高學歷職業女性,渴望自然分娩。在整個產程中她非常地配合醫生,飲食正常,但分娩時她用力稍微猛了一點,會陰發生了淺2度裂傷。醫生在會陰皮下縫了2針就好了,外表幾乎看不出來,也沒有明顯的疼痛感覺,活動與大小便完全不受影響,產後2天就出院了。

  孕期體重控得好 可免會陰挨一刀

  有網路調查顯示,近13.7%的孕產婦回答因為害怕會陰側切而主動選擇剖宮產。選擇順產而又希望避免會陰挨刀的孕婦,應該從懷孕開始就聽從醫生關於心理、營養和運動的指導,做到均衡營養,並適當運動,控制自己和胎兒的體重,是順產降低會陰側切率的前提。

  而醫院方面應該充分尊重分娩過程的自然性,減少醫療干預,並採取更科學的會陰保護手法。而最重要的是產婦和家屬的信任與理解,醫生才有信心積極地處理異常情況,而不是輕易“一刀切”,爭取到最好的結果。

  側切後患多 特殊情況才使用

  據介紹,與自發會陰輕度裂傷者相比,側切後修復的難度大,出血多,傷口容易感染,還比較痛,會影響產婦行走、睡覺翻身、排尿排便等日常活動,甚至影響乳汁分泌。會陰切開術還可永久性地破壞陰道黏膜、黏膜下層,損傷會陰皮膚、皮下組織甚至肛周肌肉結構,降低盆底肌肉組織韌性。側切後遺留的大塊疤痕硬結可在產後3~6個月引起性生活不適。個別丈夫進產房陪伴分娩,目睹側切口血肉模糊的場面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一刀”,需要心理醫生疏導。

  專家告訴記者,自然分娩中,產婦的會陰可能出現5種情況:會陰完好或1~4度撕裂。1 度或 2 度撕裂是比較輕的撕裂傷,不會影響產後康復,傷口癒合也很快:1度撕裂傷如果不出血,很多時候連針都不用縫,自己即可癒合,相當於冬天嘴唇角的黏膜裂開了一點點;2度撕裂傷及皮下組織,只需用可以吸收的線從內縫幾針即可,連線都不用拆。

  需要避免的是3度或以上的撕裂傷。這種裂傷危及到肛門周圍的組織、肌肉甚至直腸,而會陰切開就是其重要預防手段。醫生或者助產士用剪刀或者手術刀切開會陰來擴大陰道口,以助胎兒娩出,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沿陰道方向的會陰直切,二是與陰道約成40度的方向會陰側切。切開後要縫針,表面皮膚縫合 4~5針,裏面還要縫幾十針。

  事實上,側切絕非一種常規的治療手段,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需使用。孔欣指出,在分娩前,產科醫生會和產婦及家屬溝通,告訴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和緊急處理方法,並以文書的形式簽字確認。“這是因為分娩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動態過程,遇到會陰條件不好或胎兒異常時,醫生會果斷地進行側切,需要產婦及家屬充分理解。”但孔欣強調,不是每個產婦都需要切,只有在下列特殊生理或病理因素下,為了預防會陰嚴重撕裂與胎兒安全才使用這種保護措施。

  醫生一刀切 省得產婦和家屬找麻煩

  那麼,為何國內醫院會陰側切率一直高居不下呢?

  對此孔欣指出,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分娩愛母行動”計劃,建議會陰側切率應在20%左右。近20年來,發達國家自然分娩的會陰切開率逐漸下降,2004年美國為23%,瑞典低至10%左右。反觀一些發展中國家則居高不下,例如阿根廷達100%。國內近10多年來會陰切開率逐漸升高,幾乎成為一線城市三級醫院自然分娩的常規操作。

  近期上海有調查顯示,某些三級醫院的會陰側切率接近100%。這與社會文化習俗及國民科學素養等有關。首先,很多中國孕婦缺乏正確的孕期營養知識,懷孕後拼命吃,自己和胎兒的體重普遍超標。2005年有報告稱,國內幾大城市的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接近7斤半,其中五分之一還重達8~9斤。相比之下,“牛高馬大”的西方人足月胎兒一般也就是5~6斤,自然生得容易而少用側切。

  其次,這些年醫患關繫緊張,產婦和家屬有時不能理解產科,產婦發生輕度的會陰撕裂也不能接受,於是醫生迫於壓力,覺得切了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乾脆就都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y3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